國內市場部
0510-83205379
24小時服務
國際貿易部
0510-68795132 15106177808
傳 真:0510-83213469
E-mail:wuxi@chxyq.com
地 址: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梁通路19號免費咨詢熱線:
400-0833-980
地溝油從餐桌毒瘤到翱翔天際的綠色蛻變
發布時間:2025-08-25 08:47:34 點擊:233
地溝油,這一曾讓公眾聞之色變的餐桌“毒瘤”,如今正以清潔能源的姿態翱翔天際。從下水道暗渠到飛機燃料箱,這場跨越十余年的蛻變,折射出中國科技突破與資源循環的雙重智慧。
在2010年前后,地溝油是餐飲業的隱秘傷疤。城市下水道隔油池中,暗紅色膏狀物經簡單過濾、加熱后,便被黑心商販重新包裝成“食用油”,通過小餐館回流餐桌。這類油脂含鉛量超標數百倍,黃曲霉素毒性是砒霜的68倍,長期食用可誘發胃癌、腸癌等十余種癌癥。國務院辦公廳為此啟動專項整治,但僅靠堵截難以根治,每年數千萬噸廢棄油脂的出路成為難題。
地溝油的轉變
轉折點出現在2011年,荷蘭SkyNRG公司初次將地溝油加氫技術應用于航空燃料生產,中國科研團隊隨即展開技術攻關。地溝油含氧量高達11%,遠超傳統原油的0.1%,其脂肪酸類化合物會毒化煉油催化劑,雜質含量更是普通原油的50倍以上。中石化鎮海煉化團隊歷時五年,開發出專用鎳基催化劑與梯度加氫工藝,通過200℃高溫下的深度脫氧、選擇性裂化,將甘油三酯轉化為C15-C18直鏈烷烴,再經異構化提升低溫流動性。2024年,亞洲初套10萬噸級生物航煤裝置投產,標志著技術完全國產化。
煉化生物煤油
成本曾是一大障礙。生物航煤價格是傳統航煤的3倍,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減少53%。若中國航空業全面替代,年減排量相當于種植5億棵樹。更關鍵的是,我國每年產生340萬噸廢棄油脂,若全部轉化為航煤,可滿足國內15%的航空需求,同時切斷地溝油回流餐桌的鏈條。
從“毒油”到“綠能”,地溝油的重生之路印證了“變廢為寶”的可行性。當一架架飛機載著生物航煤沖上云霄,這場能源革新不僅解決了環境與健康的雙重困局,更開辟了資源循環利用的新范式。